学术与经历的差距
教育和工作背景方面,卡尼和博励治的对比十分鲜明。卡尼的学术背景无疑是他最大的优势一。 他拥有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博士高等教育,以及在高盛工作的多年经历,为他在金融领域和管理阶层上积累了丰厚的知识基础。他还曾担任加拿大银行行长和英格兰银行行长,在国际金融和经济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
博励治的背景则有所不同。虽然他也具有一定的学术背景,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政界打转,在渥太华的政治圈里幹了20年,局限于地区政治。他在国际事务,尤其是与美、欧、亚等大国的互动的经验相对有限 。
言辞与策略的背离
卡尼和博励治的言辞与策略的差异尤为明显。博励治的理念和政治立场与典型的极右翼民粹主义相近,核心策略是以煽动民众情绪的口号吸引选民。他利用简短的词令,制造对立。然而,这种手段的缺点在于缺乏真正可执行的政策,只是哗众取宠,往往胸无成竹,空洞无物。
相反,卡尼的风格注重合作与尊重,采取战略性且富有长远视野的政策来破解难题。他展现出冷静和理智的应对方式,不亢不卑,以静制动,深谙“敏于事而慎于言” 的道理。与博励治单纯的口号和声浪,形成天壤之别。
特朗普之“美国优先”
“美国优先 ” 政策出台后,全球局势剧烈震荡,众多国家迷失方向,加拿大也不例外。博励治一马当先,高喊口号,自比“ 强人 ”( tough guy ),声称能应对特朗普。以牙还牙,甚至鼓吹与特朗普展开 “ 你死我活 ” 的斗争。然而,这些激烈的对抗策略如以卵击石。例如,省长福特曾提议对输往美国的电力加征25% 的关税,结果不到二十四小时便被迫叫停,成为一场尴尬的闹剧。博励治似乎忘记了,加拿大70% 的贸易依赖美国,与美国激烈对抗只会导致百战百输的局面。
相比之下,卡尼则展现了冷静和理智的应对策略。他没有急于与特朗普对抗,而是以稳重而敏捷的步伐,上台几天便出访欧洲大国,建立共识,推进紧密关系,以共同应对美国的挑战。同时,他向国民传递信息,强调需要重组与美国的关系。在与特朗普通话后,他迅速敲定协商日程,力求双方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协调未来的合作与互动。
未来的领袖
卡尼的稳重、深厚的国际经验和政策背景,是否能令他得到最终的胜利?还是博励治的激进言辞能够吸引更多选票 ?选民应当审视这两位候选人的内在与外在,评估他们的政治理念、领导风格及国际视野。严峻的形势不容我们再被特朗普式的口号政治所迷惑, 这次选舉也是全球化与开放或是民粹主义与孤立的抉择。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带领加拿大走出困境、开创光明未来的领导者。
作者:陈国治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