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研究表明,全球最常消费的粮食大米将在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上升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有毒,可能使数十亿人面临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大米是全球重要的主食作物,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半数以上人口依赖其满足大部分食品需求。 由于大米生长在淹水稻田中,且其多孔的纹理使其能够吸收高浓度的致癌毒素砷,尤其对婴儿产生危险。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小组在受控环境中种植大米六年后发现,随着气温和二氧化碳增加,大米中的砷含量显著上升。 研究者Lewis Ziska表示,"结合这两者后结果让我们感到震惊,这是一个每天有十亿人消费的主食作物,任何毒性的影响都会产生巨大的后果。砷的无机暴露与癌症、心脏病以及婴幼儿的神经问题相关,尤其在七个主要稻米消费国中,疾病风险普遍上升。 研究共同作者Keeve Nachman指出,"这是干预的又一个理由,控制人们的暴露。我们能做的首要任务是尽一切可能减缓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