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发布的最新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0.4%和47.1%,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这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活力,也印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支撑这一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政策支持、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全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厚积累。同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与智能化技术正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基因,加速推动行业实现“以智提质”。
在智能制造方面,以重庆两江新区长安汽车(Changan Automobile)数智工厂为例,数百台机械臂精准协作,AI视觉检测系统覆盖热成像模具温度监控等20多个场景、70余个工位,实现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智慧终端屏幕实时显示排产数据,每6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除了生产环节的智能升级,AI还深度赋能产品研发。例如,多家主流车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前沿技术落地,将语音交互、大模型推理等AI能力融入车辆系统,让用户体验更加便捷、安全与个性化。
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走高,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长明显。企业通过自主品牌创新、核心零部件突破以及海外本地化布局,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同时,中国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从电池材料到整车制造形成完整生态,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与不确定性。
政策层面,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扶持力度,包括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推动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等,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相关部门强调,要把握关键窗口期,在创新应用、标准制定等方面抢占先机,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认为,在AI赋能和科技创新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智”与“竞”的双轮驱动,将助推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和经济结构优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