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caedm.ca
2025年4月18日,全球基督教社群迎来了极具意义的“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在这一天,包括加拿大卡尔加里、多伦多(Toronto)、澳大利亚悉尼(Sydney)、新加坡(Singapore)等地在内的众多城市举办了传统而庄严的“户外苦路”(Outdoor Way of the Cross)活动,吸引了数千名信众参与。
以加拿大卡尔加里为例,“户外苦路”活动已持续举办逾35年。今年清晨8时30分,大批信徒齐聚圣玛丽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沿市中心主要街道缓步前行。在长达数公里的路线中,参与者定时停下脚步,聆听圣经章节、进行默祷,并合唱圣歌。他们以虔诚和行动重现耶稣背负十字架、走向各各他山(Golgotha)的最后旅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基督牺牲精神的纪念,也呼吁社会关注当下人类面临的精神与社会挑战。主办方表示,今年活动有望恢复到疫情前2500至3000人的规模[2]。
在澳大利亚悉尼(Sydney),圣马丁广场(St. Martin Place)同样举办了大型纪念活动。现场通过戏剧表演再现耶稣受难情景,引发市民强烈共鸣。不仅如此,多元文化社区也纷纷组织相关仪式,让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士理解并体验这一重要节日[5]。
新加坡作为多元宗教国家,也将4月18日定为法定公共假期。当天,全岛各大教堂举行庄严礼拜、烛光祈祷及静默反思活动。在诺维娜、乌节路和碧东等地,不少居民自发参与游行或聚会,以表达对救赎与爱的敬仰。同时,由于假期恰逢周五,不少家庭选择利用长周末出游或团聚,使城市洋溢着宁静而温馨的氛围[8][9]。
据悉,“户外苦路”不仅仅是宗教仪式,更成为凝聚社区力量的平台。在队伍中,有家庭成员携手同行,有青年志愿者维持秩序,还有不少非基督徒出于对和平与爱的认同自发加入。他们共同见证了跨越宗教界限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2][5][8]。
除了实体游行,各地也有通过网络直播、视频分享等方式,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士参与其中。例如印度班加罗尔红衣会传媒中心(Redemptorist Media Center, Bangalore)特别制作线上苦路默想,为寡居者和失独者提供心灵慰藉,通过每一站反思人生中的痛苦与希望[10]。
“耶稣受难日”作为复活节前最重要的一天,被视为反思牺牲、悔改及更新生命意义的重要时刻。不论身处何地,基督徒都以不同形式纪念这一天——或禁食祈祷,或参加礼拜,或静心默想,用实际行动践行爱与宽恕[6][7][8]。许多国家还规定当天学校、银行等机构关闭,仅保留必要服务,让民众能安静度过这一庄重时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