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environmentjournal.ca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一项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为我们带来了希望。最新研究表明,《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不仅成功修复了臭氧层,还避免了本世纪末全球气温额外升高2.5摄氏度。
这项由国际科学家团队进行的建模研究描绘了一幅令人震惊的景象:如果没有《蒙特利尔议定书》,地球将会变成一片焦土,他们称之为“避免的世界”(World Avoided)。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两个主要环境问题之间的紧密联系:臭氧层空洞和全球变暖。
《蒙特利尔议定书》于1987年达成,旨在限制氯氟烃(CFCs)的使用。氯氟烃曾广泛应用于气溶胶喷雾剂、冰箱和空调等产品中,但研究表明,它们正在破坏保护地球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通过破坏臭氧层,这些化学物质本会导致高水平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损害植物并抑制它们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导致进一步的变暖。此外,这些化学物质本身也是强大的吸热气体,会加剧全球变暖。
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蒙特利尔议定书》,臭氧层将会崩溃。这将导致欧洲(Europe)、美国(United States)和中亚(Central Asia)等地区遭受比目前热带地区更高的紫外线辐射。由此造成的植被破坏将导致森林和土壤中减少5800亿吨的碳储存。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的气候科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保罗·杨(Paul Young)表示:“臭氧层问题比气候问题更简单。只有少数公司为数不多的用途生产少数化学品,因此找到替代品相对简单。但这仍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科学如何发现问题,以及世界如何相对迅速地采取行动,承认问题并共同解决它,这正是我们应对气候问题的模式。”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环境方面,也为人类健康带来了显著益处。据估计,到2030年,该议定书每年将拯救约200万免于罹患皮肤癌。此外,该议定书还为全球气候系统带来了显著的保护作用。从1990年到2010年,该议定书的控制措施估计减少了相当于1350亿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每年减少110亿吨。
《蒙特利尔议定书》最初的重点是健康和生态问题,但十年前,其在气候保护方面的全部益处开始显现。1987年至2017年间,禁止使用氯氟烃避免了约20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仅在2017年,节省的排放量就将达到约1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今年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截至2017年,该议定书避免的排放量已阻止全球气温额外升高约0.3摄氏度。
随着《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不断发展,其修正案,如《基加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基加利修正案》旨在逐步减少氢氟碳化物(HFCs)的使用,这是一种常用的氯氟烃替代品,但也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预计到本世纪末,这将避免全球升温高达0.5摄氏度。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人类可以有效地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它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及早发现问题、迅速采取行动、共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