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迎来关键的转型时期。在2025年4月14日和15日,多家媒体报道指出,中国的服务消费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推出,以及消费新业态、新场景的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的《释放服务消费潜力——2025年中国消费研究报告》指出,扩大内需应作为长期战略,而消费则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报告回顾了2024年中国城乡居民服务消费的主要情况,并分析了中国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趋势,提出要加快推进服务消费潜力释放,以“人为中心”推进结构转型与结构性改革。
数据显示,2024年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支出超过1.3万元,同比增长7.4%,增速超过人均消费支出增速2.1个百分点;服务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到46.1%,占比达到历史高点。传统服务消费场景正在复苏,新场景新品类不断涌现,多业态联动凸显。例如,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均有显著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新型消费模式也在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消费”以技术重塑消费体验,推动消费向智能化、可持续化转型发展。低空经济作为融合航空技术、数字经济和消费场景的新兴领域,正处于从战略布局向消费普及的发展阶段,蕴藏巨大潜力。此外,银发经济、健康消费等也成为新的增长点。
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多方专家建议,要清理抑制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的相关政策,加大结构改革力度。要推进“投资于人”的结构性转型,例如,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包括解决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尽快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等。
展望未来,中国服务消费的增长,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过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中国有望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