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blogto.com
2025年4月21日,加拿大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在安大略省(Ontario)展开密集竞选活动,主打其“住房新政”,誓言要解决困扰加拿大多年的住房危机。他承诺,如果保守党赢得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将在未来五年内建造230万套新住房,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让普通购房者受益[2][5]。
根据波利耶夫(Poilievre)的最新表态,该计划的核心措施包括:将联邦基础设施资金与地方政府的住房建设速度挂钩,如果地方政府未能加快审批、释放土地或降低开发费用,将面临联邦资金被扣留的风险。同时,他提出出售15%的联邦政府闲置建筑,用于改建成可负担住房[1]。
在减轻购房者负担方面,波利耶夫(Poilievre)宣布将对新建住宅免征销售税(GST),适用于售价不超过130万加元的新房,这一举措最高可为购房者节省6.5万加元。此外,保守党还将激励各地市政当局降低开发费用,每减少1加元开发费,联邦就补贴50分,上限为5万加元。合计下来,在多伦多(Toronto)、温哥华(Vancouver)等大城市买一套普通新房,将有望节省约10万加元[3][4]。
波利耶夫(Poilievre)批评自由党过去十年导致房价翻倍,被称为“失落的自由党十年”。他表示:“自由党已经让辛勤工作的加拿大人无法实现拥有一个安全家园的梦想。我们要通过‘多建房、少收税、降成本’,让更多人买得起房。”[4]
不过,该计划也引发争议和质疑。有自由党议员指出,保守党过去曾投票反对全国性住房战略,以及由新民主党推动的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法案[1]。批评者认为,仅靠出售政府资产和减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供应紧张、审批流程缓慢等结构性问题。同时,有观点担忧,大规模减免开发费用和销售税可能会推高需求,加剧市场竞争,从而带动地价上涨,对首次购房者实际帮助有限。
与此同时,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Mark Carney)则提出另一套方案,包括成立新的联邦机构,每年推动50万套住宅建设,并鼓励各地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开发费用,还承诺对首套100万加元以下的新购住宅免征消费税,与保守党的部分措施形成直接竞争[1]。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些政策究竟能否真正缓解“买不起”的困境?不少专家认为,要想有效解决加拿大的住房危机,需要多管齐下,包括增加土地供应、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建筑效率,以及确保新增住宅既有数量也有质量。在未来几周的大选攻防中,各方关于“如何让更多人住上好房子”的讨论势必更加激烈,而最终效果还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