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高关税不会长久!经济学家剖析历次政策 揭转捩点

高关税不会长久!经济学家剖析历次政策 揭转捩点 微观国际 2025-04-26
高关税不会长久!经济学家剖析历次政策 揭转捩点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逆历史浪潮而动的高关税政策注定不可持续,而关税政策的转折点通常伴随着货币制度的根本性变化。(路透)

川普的高关税政策,不仅让全球金融陷入动荡,也引发经济衰退风险,至于此次关税战又要如何画下句点?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逆历史浪潮而动的高关税政策注定不可持续,他指出,民众对高物价的不满、国内利益团体的反对、贸易伙伴的反制等,都可能使贸易保护出现转折。

他指出,关税政策的转折点通常伴随着货币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美元的大幅贬值,或黄金产量的显着增长,这意味着,或许存在着货币制度与关税之间的权衡(trade-off),国际收支的过度失衡终须得到修正。

外媒报导,兴业银行指出,贸易政策目的可归因于3个“R”:收入(Revenue)、限制(Restriction)以及互惠(Reciprocity)。

据此,美国建国以来的贸易政策可分为3个阶段,1是1789年至1933年的贸易保护主义时期,期间关税大幅波动。美国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之间,尚处于工业化早期,保护幼稚产业与提升财政收入是美国提高关税的主要原因。 1863年至1933年,随着税源的多样化,保护产业和捍卫金本位成为美国提高关税的主要原因。

2是1934年至1973年的自由贸易主义时期,此时美国工业已成熟,透过互惠协定促进出口成为主要目标,关税水准大幅下降。不过,在美国工业相对实力弱化、国际收支失衡的70年代初,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3是1974年以来,美国进入了低关税,但非关税壁垒复杂的贸易政策新阶段。

鲁正委分析指出,不难发现,美国每过几10年就会出现1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现象。从1828年可憎关税法到1897年丁利关税法相隔69年;再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约33年;41年后迎来了尼克森冲击;再过47年川普开始滥用关税政策。

保护国内产业、改善国际收支、降低财政赤字是贸易保护主义不变的动机。在美国工业化早期,保护国内产业的动机更加强烈;而随着美国经济成熟、美元成为全球本位币,国际收支与财政收支的失衡逐渐成为贸易保护的诱因。

但逆历史浪潮而动的高关税政策注定不可持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高关税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可憎关税法后5年,即18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降低关税的妥协法桉;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后4年,美国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二战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高关税更难以存续,尼克森的额外关税政策仅持续了不到1年。仅丁利关税法恰逢全球黄金产量成长,存续了较长时间。

高关税终结的直接原因更加复杂,美国民众对高物价的不满、国内利益集团的反对、贸易伙伴的反制等都可能使贸易保护出现转折。

不论降低关税的直接诱因为何,关税政策的转折点通常伴随着货币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美元的大幅贬值,或黄金产量的显着增长,这意味着,或许存在着货币制度与关税之间的权衡(trade-off),国际收支的过度失衡终须得到修正。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info.51.ca/articles/1419767?wyacs=info-article-list
更多阅读


+3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