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2025年4月16日 - 在熙熙攘攘的法拉盛,纽约市第四大商业区,以其快速增长的亚裔人口而闻名,这里的华人超市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美国政府对进口商品,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许多小型企业正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在长江超市,购物车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顾客们排着长队等待结账。超市经理吴建西(音译)表示:“看看这条结账队伍,比平时长多了。”他担忧地指出,一旦现有库存售罄,进口成本的上升可能会迫使他们提高商品价格,从而导致顾客流失。
“我们还没有涨价。我们正在努力囤积尽可能多的货物。我每天都联系供应商以获取库存。但是分配给每个超市的数量也是有限的。两个月后,仓库将被清空,” 吴建西说。他建议顾客们购买可以长期储存的干货或油类。
由于长江超市60%的商品从中国进口,吴建西预计未来价格上涨不可避免。在法拉盛市中心,四家主要的亚洲超市占据了主要的十字路口,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必需品。这些超市以其独特的产品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吸引着稳定的客流量,成为社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一家超市U.S. 1 Supermarket的经理张先生(音译)表示:“特朗普可能有理由让商品在美国生产。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生产无法满足需求。”他补充说,如果中美之间的关税继续存在,可能会导致美国供应能力受限,产品供应减少。
实际上,除了华人超市,纽约的其他小企业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一家葡萄酒和烈酒进口商,以及弗吉尼亚州一家教育用品和乐器制造商都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总统无权单方面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
自由正义中心的高级律师杰弗里·施瓦布在一份声明中写道:“任何人都不应有权征收对全球经济产生如此巨大影响的关税。宪法赋予国会设定税率(包括关税)的权力,而非总统。”
尽管白宫发言人哈里森·菲尔兹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辩护,声称特朗普是站在普通民众立场,旨在制止贸易伙伴对美国的“剥削”,但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感受到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路透社与益普索集团的民调显示,多数美国民众正为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做准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当前美国面临的关税压力迅速上升,企业、市场和消费者都在艰难应对“美国百年来最严重的关税升级局面”。
对于那些依赖进口商品的小型企业来说,关税无疑是一场“噩梦”。清洁用品公司卡萨贝拉的创始人布鲁斯·卡明斯坦指出:“那些以创新理念起家的小型消费品企业无力投资建厂。由于美国本土缺乏生产设施,他们不得不转向海外。关税政策无疑会扼杀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关税压力,一些小企业开始寻求法律途径。包括纽约企业在内的五家美国小企业已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阻止特朗普政府对贸易伙伴全面加征关税的行为。他们认为,总统已经超越了其职权范围。
然而,法律界人士认为,政府加征关税是否合法最终将由美国最高法院决定,而最高法院很可能会作出对政府不利的判决。这意味着,在短期内,纽约的小企业们仍将面临着关税带来的巨大压力,他们能否在困境中生存下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