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forbes.com
2025年4月20日,美国房地产市场迎来重大转折点。美国最大房地产平台Zillow(Zillow)最新发布的预测显示,从2025年3月至2026年3月,美国房价预计将下降1.7%。这是该平台连续数月下调房价预期后的首次看空信号。今年1月,Zillow还预计未来一年房价上涨2.9%,2月降至1.1%,3月进一步降为0.8%,而4月份则直接转为负增长[1][3]。
导致这一变化的核心因素是高企的房价与抵押贷款利率持续走高,这两大压力已严重削弱了住房可负担性,抑制了购房者的入市意愿。同时,挂牌数量的增加为买家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议价空间,也进一步压低了价格增速[1][3]。
据Zillow经济学家分析,自新冠疫情以来,美国房价累计上涨超过40%。自2022年以来,抵押贷款利率从3%飙升至6%,使得许多潜在买家选择继续租赁住房而非购入新宅。这一趋势正在全美范围内蔓延,对楼市形成持续压力[3]。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各地区间分化明显。其中,以佛罗里达州(Florida)为代表的南部“阳光地带”(Sun Belt)成为本轮调整的重灾区,部分城市面临较大跌幅;而东北部部分地区则由于供需结构不同,有望保持小幅增长。此外,在全美300个最大都会区中,少数城市仍有望实现正增长,但整体市场趋于谨慎[3]。
与美国市场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处于调整阶段。据网易新闻报道,各地政府近期密集出台刺激政策,如青岛(Qingdao)推出12项新政,包括购房补贴、低息贷款、以旧换新等措施,以期释放被压抑的需求并促进楼市健康发展。同时,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5.4%,宏观经济表现良好,为楼市平稳运行提供支撑[2][4]。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楼市需求释放还需时间,好房子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但整体销售改善尚不明显[2]。
展望未来,美国楼市是否会出现更大幅度下跌,还需关注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货币政策、就业形势及全球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而中国房地产市场能否借助政策东风实现稳步回暖,同样值得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