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纽约时报:加密货币总统一职值得我们所有人担忧

纽约时报:加密货币总统一职值得我们所有人担忧 美国头条 2025-04-19

纽约时报:加密货币总统一职值得我们所有人担忧一半杯

2025年04月19日 11:22:18

0

人参与

0

评论

纽约时报:加密货币总统一职值得我们所有人担忧

加密货币巨头们大力支持唐纳德·特朗普竞选总统,而他已经开始通过放松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来回报他们。结合特朗普本人及其家族对该市场的涉足,这可能会使他和他的圈子获利。但这也可能加剧各种犯罪活动,并危及我们金融市场的健康。

在过去几年中,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推进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认识到其可能会对传统金融体系造成不稳定。从历史上看,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执法重点从一届政府到另一届政府只会略有变化。这些重点几乎从未被完全放弃过。

特朗普已经终结了这一传统。在短短三个多月内,证券交易委员会取消了其加密货币执法计划,驳回、结束或"暂停"了几乎所有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诉讼、上诉和调查。证券交易委员会还采取了其他措施,包括削弱其加密资产和网络部门,从其名称中删除"加密"一词,削减其人员编制40%,并将其首席诉讼律师调任至信息技术部门。

与此同时,特朗普及其家族推出了众多加密货币项目,包括建立自己的加密货币公司和货币,帮助投资者匿名为特朗普资金库注入资金。特朗普家族表示,他们将与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Crypto.com合作,推出一系列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基金,并推出了$Trump和$Melania迷因币——一种源自互联网模因或趋势的高风险加密货币。(埃隆·马斯克青睐的迷因币狗狗币启发了他的政府效率部门的名称。)今年2月,证券交易委员会宣布迷因币是娱乐性新奇物品和收藏品,而非"证券",并宣布不会对其进行监管。

彭博新闻社最近估计,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帝国的账面价值接近10亿美元。我们的社会可能要为这届政府监管政策的逆转付出代价。

16年来,加密货币爱好者一直承诺"第四次工业革命",保证加密货币技术将通过财富民主化改变地球。然而,虽然由知名金融机构支持的其他数字支付系统(如Apple Pay)蓬勃发展,但加密货币尚未证明其具有任何实用且合法的效用。

相反,加密货币给我们的世界带来的是一个为犯罪提供屏障的盾牌,从性贩卖到勒索软件攻击,从毒品交易到儿童色情制品。朝鲜已经成为加密货币超级大国,在过去十年中通过黑客攻击窃取了价值超过6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通过使用不受监管的离岸交易所将被盗加密货币转换为现金,朝鲜为其核武器计划提供了资金,并支撑了其受制裁重创的经济。

就在几年前,领先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在财务管理不善和欺诈行为中崩溃,动摇了投资者和公众对加密货币行业的信任。仅在17个月前,另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承认洗钱违法行为,而恐怖融资、黑客攻击和毒品交易在其平台上泛滥。

这些都发生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之前。证券交易委员会于2月份暂停了对币安的民事欺诈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公司高管已经与财政部官员会面,讨论放松政府监管,而币安一直在探索一项协议,以上市由特朗普家族支持的企业推出的新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正愈发深度地融入传统金融体系结构中。上月,联邦监管当局撤销了此前实施的监管政策——该政策曾要求银行机构在提供加密货币相关产品与服务前必须获得监管批准。与此同时,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正在审议针对稳定币的新监管框架法案。稳定币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加密货币,其设计宗旨在于维持价值稳定性并促进不同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易流动性,此类立法举措旨在推进稳定币与现有银行体系的深度整合。

这种状况让人想起我们历史上的类似时刻——20世纪20年代,内幕交易、市场操纵和缺乏透明度摧毁了公众对系统的信心,并帮助引发了股市崩盘,进而部分导致了大萧条。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恢复信任并为我们的资本市场带来秩序,这是它在接下来的九十年里一直在做的事情。

通过指令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废弃其投资者保护核心职能,特朗普政府正以不必要方式使美国金融体系暴露于系统性风险之中。无论此举是源于履行对加密货币资本支持者的政治承诺,抑或出于个人财富积累动机(甚或二者并存),这一监管政策转向所产生的潜在后果不仅威胁投资市场参与者与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营,更将对整体社会经济结构构成广泛而深远的威胁。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info.51.ca/articles/1417787?wyacs=info-article-list
更多阅读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