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Los Angeles)地区爆发大规模野火。据官方统计,这场灾难已导致至少25人死亡、逾1.23万栋建筑受损或被毁,超过5万栋住宅受到威胁[3][5]。火势蔓延迅猛,总过火面积超过3.6万英亩,不仅摧毁了大量民居,还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学校及商业设施的正常运转[3][5]。
面对严重的灾情,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Newsom)宣布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加州环境质量法案》(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Quality Act, CEQA)及《加州海岸法》(California Coastal Act)的部分许可审查要求,以便受灾居民能够快速修复房屋和商业设施。同时,州政府拨款25亿美元用于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并协调联邦机构如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等提供援助[1][2]。
在清理阶段,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负责第一阶段的家庭危险废物清理,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则负责第二阶段的结构残骸清除。目前相关区域正有序推进残骸处理与安全评估,为后续重建创造条件[2]。
随着重建工作的展开,气候变化倡导组织呼吁洛杉矶居民在新一轮建设中采用“全电化”方案,即用电力取代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实现住宅供暖、制冷、热水和烹饪等环节的全面电气化。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还能提升社区抵御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例如,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与储能系统,新建房屋可实现更高水平的能源自给自足,在未来可能发生断电或极端事件时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支持全电化的声音主要来自于本地及全国性环保团体,他们强调,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是应对日益频发极端天气事件、保护社区安全的重要路径。此外,有关部门也在推动绿色建筑标准,将可再生能源利用与高效用能纳入重建规范,为未来城市发展树立新标杆。
与此同时,大火后的保险赔付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据业内估算,本次洛杉矶大火造成的保险损失已达400亿美元[5]。专家指出,大规模自然灾害将促使保险公司重新评估风险等级,并推动美国政府出台更具前瞻性的防灾减灾政策。在社区层面,不少居民表示愿意尝试更环保、更安全的新技术,但对于成本分担及技术培训仍存在疑虑,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协作解决。
目前,洛杉矶地区多个公立学校已启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保障学生教育连续性[2];各级政府设立了“灾难恢复中心”,为受影响家庭提供面对面帮助,包括住房安置、法律咨询及心理疏导等服务[2]。随着太平洋海岸公路即将重新开放,以及基础设施逐步修复,人们对家园早日恢复充满期待,也希望借此契机推动城市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实现更具韧性的未来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