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halifax.citynews.ca
北京,2025年4月16日 - 美国近期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举措,正给中国的出口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发货停滞和市场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多方消息显示,在新的关税政策生效后,中国各港口的货物吞吐量急剧下降,出口企业普遍面临订单取消或暂停的困境。
美国白宫于4月15日宣布,由于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245%的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今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绝不怕打,并敦促美国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与中方对话。
关税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学者司令分析指出,尽管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表现尚可,但环比增速已明显放缓,表明关税战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他预计,2025年全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进出口恶化的局面。
中国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4月7日至13日,中国各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下降9.68%,集装箱吞吐量也环比下降6.07%。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美国不断加征关税已严重打击中国经济,预计4月份的经济数据将出现大幅下滑。
出口商的困境
广东高穗供应链有限公司经理李勇表示,大部分出口商都选择暂停出货,观望关税政策的变化。一家上市货代公司内部报告显示,华北地区钢铁、铝制品、化工品、轮胎等低附加值商品首当其冲,已被大批货主暂停或取消出货。华南地区家具和日用品行业客户也相继暂停订舱。
亚马逊全球开店物流项目资深经理李瑄指出,中国输往美国的电商货物中,高达九成是通过海运完成。随着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的关税豁免将在5月2日被取消,跨境电商企业将面临双重打击,预计未来出货量将暴跌五成。
应对策略与挑战
面对美国的高额关税,部分中国企业被迫接受DDP(完税后交货)条款,承担从工厂到美国仓库的所有费用,包括海运费、港口费、卡车运输、燃油附加,以及最终清关时的关税。这使得利润本就微薄的出口企业难以承受,只能选择暂时不出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所长王国文表示,关税政策会对两国贸易带来直接影响,但也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他建议企业进行多元市场布局,拓展美线之外的运输线路以对冲风险。
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贸易与航运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最大的问题已不再是税率本身,而是美国政府频繁、不可预测的政策行为。供应链咨询机构Trade Force Multiplier的CEO Cindy Allen指出,不确定性已成为最大的威胁。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回应
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她认为中欧可以达成协议,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关系。同时,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以及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南非等也纷纷与中国进行沟通,探讨如何应对美国的“对等关税”。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可以通过投资新兴产业,帮助这些国家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在经济多元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加强与欧盟等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也有助于中国应对贸易战带来的挑战。
在关税战的阴影下,中国出口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