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wnyc.org
近年来,纽约市(New York City)住房紧张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居民面临高昂租金与有限选择。2025年4月23日,多家位于纽约的教堂(Churches in New York)联合发起一项名为“上帝后院建房”(Yes in God's backyard)的倡议,提出将部分宗教用地用于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缓解城市住房危机。
据悉,这一倡议得到了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等多个宗派的支持。参与的教堂表示,他们拥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和建筑资源,希望通过与政府及开发商合作,在保障宗教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将部分空置土地或附属设施改建为住宅楼,为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可负担住房选择。
这一计划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些支持者认为,教会本身肩负服务社区、关爱弱势群体的使命,将土地用于兴建经济适用房是对信仰精神的践行。同时,由于宗教机构在社区中具有高度信任度和影响力,有望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并带动周边环境改善。
不过,这一举措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一些历史悠久的教堂建筑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改造难度较大;部分社区居民担心新住宅楼可能带来人口密度增加、交通压力加剧等问题。此外,如何平衡宗教活动空间与住宅开发利益,以及确保项目过程公开透明,也是相关方面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此前已有个别案例显示出类似尝试。例如曼哈顿(Manhattan)圣玫瑰经教堂(Holy Rosary Church)因维护成本高昂而拟出售地产,由地产开发公司收购并计划改造为住宅用途,引发了关于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之间关系的新讨论[3]。与此同时,纽约市政府近年来也积极推动办公楼等非住宅物业向居民楼转型,以增加住房供给[5]。
分析人士指出,“上帝后院建房”计划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利益平衡与社区沟通,有望成为破解纽约住房难题的一条创新路径,也为全球其他大城市提供有益借鉴。目前,该倡议仍处于初步推进阶段,各方正就具体项目选址、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展开深入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