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worldjournal.com
**(北京,2025年4月13日)**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自5月起,由于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实施,预计中国进口商品总额将面临显著下滑。
据了解,美国于4月初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进口商品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34%的额外关税。此举是在此前已实施的301关税、201关税等基础上叠加征收,使得部分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面临高达79%以上的进口税率。
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4月11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原先的84%提高至125%。这意味着中美两国互征关税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分析人士指出,如此高额的关税实际上已经对双边贸易形成了“禁令”效应。美国智库税收基金会经济学家埃里卡·约克表示,当关税超过三位数时,大部分贸易将被切断。观察者网评论称,即使美国想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来源并不现实,最终受伤的还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435亿美元的商品,从中国进口了价值4389亿美元的商品。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美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美国相关产业的出口。
受到影响的商品种类繁多。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包括手机、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消费品,以及工厂和维修厂使用的设备和零部件。而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则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农产品、能源产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此前已在途的货物,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相关执行公告。公告明确,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之间申报进口的原产于美国的货物,不加征本次加征的关税。
此外,中国还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保税货物做出了规定,限制了相关货物的内销和流转。这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关税政策的有效实施。
当前,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有分析认为,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企业需要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包括多元化市场、调整供应链等,以降低贸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