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驳回对联邦枪支禁令的质疑,控枪与持枪权之争再起波澜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驳回对联邦枪支禁令的质疑,控枪与持枪权之争再起波澜 渥太华新闻导读 2025-04-16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驳回对联邦枪支禁令的质疑,控枪与持枪权之争再起波澜

图源discoverairdrie.com

2025年4月15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就一系列针对联邦枪支禁令的法律挑战作出裁决,明确驳回了相关团体和个人提出的质疑。这一判决意味着,现行由行政机构颁布的部分禁止特定类型枪支或配件(如“撞火枪托”等)的措施将继续生效,并未被司法系统推翻。[1][7]

近年来,美国围绕控枪与持枪权的话题持续升温。此次案件中,上诉方主要质疑政府通过行政命令限制公民合法拥有和使用某些类型武器或配件,认为此举超越了行政机构权限,应由国会立法决定。然而,上诉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出,目前法律赋予政府一定范围内对公共安全实施必要管控的权力,而保护条款并未限制政府随时调整相关政策。[1][7]

此次判决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支持控枪的人士认为,维持禁令有助于遏制近年来频发的大规模枪击事件,是保护公众安全的重要措施。而反对者则强调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基本权利,担忧行政机构过度扩权会侵蚀个人自由。[2][5][9]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国最高法院曾就“撞火枪托”禁令做出不同裁决,一度废除了特朗普时期出台的相关行政命令。但本次上诉法院则明确表示,在缺乏国会立法变更前,现行管理措施具有法律效力。这种司法分歧也反映出美国社会在控枪问题上的深刻分裂。[2][5]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判决不仅直接影响到数百万合法拥抢者和相关产业,也将成为两党在大选年争夺选民的重要议题之一。民主党阵营普遍呼吁加强管控、减少暴力,而共和党则主张维护个人自由、反对过度干预。未来围绕该类案件是否会进入最高法院审理,以及国会是否会推动新的立法,都备受关注。[2][5][10]

目前,包括伊利诺伊州、加州等地在内,多项地方性攻击性武器禁令也正在接受不同级别法院审查。在美国各州立法尺度差异巨大的背景下,本案无疑将为全美范围内有关“如何平衡公共安全与个人自由”的大讨论再添新注脚。[6][7]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discoverairdrie.com/articles/federal-court-of-appeal-dismisses-challenge-of-federal-firearms-ban https://firearmrights.ca/zh/federal-court-of-appeal-decision/ https://news.dayoo.com/world/202406/16/139998_54679144.htm https://www.voachinese.com/a/supreme-court-lets-illinois-keep-ban-on-sale-of-some-semiautomatic-guns-for-now-20230517/7097950.html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0624/Articel05002GN.htm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7%BE%8E%E5%9B%BD%E6%A7%8D%E6%A2%B0%E6%9A%B4%E5%8A%9B%E9%97%AE%E9%A2%98 https://fddi.fudan.edu.cn/74/40/c21253a488512/page.htm 此内容全部由AI机器人综合以上和网上资料生成,可能有误,请核对。
更多阅读


+4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