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thehindu.com
2025年4月19日清晨7时30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子公园南门热闹非凡。作为“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2025 Beijing Yizhuang Half Marathon & Humanoid Robot Half Marathon)的主会场,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以及20支顶尖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赛队,共同见证一场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赛事。[2][3]
本次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Beijing Main Station of China Media Group)等单位联合主办,是全球首次举办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参赛的21位机器人选手身高、体重、结构各异,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它们需在21.0975公里长的标准半马赛道上,与人类选手一同挑战极限。[2][4][5]
比赛发令枪响后,1.8米高、55公斤重的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Tiangong Ultra)率先冲出起跑线,两条机械腿迈动有力,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天工Ultra”不仅在平均时速上达到10千米/小时,更能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等多种复杂地形上保持平稳奔跑,其最高速度更是达到了12千米/小时,在全球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水平。[4][5]
紧随其后的还有“松延动力N2”(Songyan Power N2)、“夸父”(Kuavo)等知名团队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采用不同技术路线,有的注重稳定性,有的强调速度和灵活性,还有部分具备视觉感知和泛化移动能力,能够自主识别障碍并调整步态,实现对沟壑、高差等复杂环境的适应。[2][5]
经过近3小时激烈角逐,“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夺得本届赛事冠军。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人类对仿生机器运动能力的认知,也充分验证了其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Huisi Kaiwu)的强大性能,使其决策与运动更加高效智能。[4]
据悉,“天工Ultra”去年还只是作为助威嘉宾参与赛事,今年则完成华丽转身,以正式选手身份全程参赛并获胜。此外,其余参赛团队也纷纷展现出各自独特优势,如部分机器人还能完成调酒、送花等服务型任务,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5]
本次赛事吸引了大量市民和科技爱好者驻足围观,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制造产业树立新标杆。专家表示,人形机器人的持续突破,将为智慧城市建设、高端制造业升级及未来社会服务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天工Ultra”等国产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成绩不断提升,中国已跻身世界人工智能与仿生科技创新前沿。本次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事,更是科技创新力量集中展示,为未来更多跨界融合应用打开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