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splash247.com
(2025年4月16日,北京) 近年来,随着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日韩船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多重因素叠加下,这些外资船厂在华投资遭遇困境,转型升级已成为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本土优势与政策支持
中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是日韩船厂在华投资面临困境的首要原因。凭借着完整的工业体系、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和产业工人,以及开放的商业环境,中国造船企业迅速崛起,并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根据中国工信部的数据,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均位居世界第一,且已连续15年保持领先。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对本土造船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进一步增强了中国船厂的竞争力。相比之下,外资船厂在华发展则面临着诸多限制,难以享受到与本土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
全球经济下行:航运市场需求疲软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航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导致新船订单量大幅下滑。受此影响,包括日韩船厂在内的全球造船企业都面临着经营压力。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船订单量同比大幅下滑,为本轮造船周期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
航运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船厂的盈利能力。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船厂难以将成本上涨转嫁给船东,导致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外资船厂在华投资的吸引力自然也会随之下降。
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地缘政治风险日益突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给日韩船厂在华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的“301调查”以及拟议的制裁措施,加剧了国际贸易的紧张局势,使得外资企业在华经营面临更多挑战。
一些船东为了规避潜在的风险,开始将订单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也对外资船厂在华业务造成了冲击。
日韩船厂的应对:转型升级与多元化发展
面对多重困境,日韩船厂纷纷采取措施,寻求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船舶的附加值,以应对中国船厂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船舶修理、海工装备等,以降低对新船订单的依赖。
此外,一些日韩船厂还开始调整其全球布局,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分散经营风险。例如,韩国韩华集团收购了美国费城造船厂,旨在拓展美国市场。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展望未来,日韩船厂在华投资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中国造船业的持续崛起、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都将对其在华发展构成制约。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对高端船舶需求的增长,日韩船厂在华投资也存在着新的机遇。
例如,在LNG运输船、豪华邮轮等高附加值船舶领域,日韩船厂仍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与中国本土企业加强合作,日韩船厂仍有望在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日韩船厂在华投资的未来,将取决于其能否成功转型升级,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并与本土企业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