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美国驱逐行动引关注,加拿大难民政策再临风口浪尖

美国驱逐行动引关注,加拿大难民政策再临风口浪尖 多伦多要闻导读 2025-04-15
美国驱逐行动引关注,加拿大难民政策再临风口浪尖

图源www.ctvnews.ca Pastor Jennifer Castle joins others outside the U.S. District Court after a federal judge blocked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s effort to halt the nation's refugee admissions system on Feb. 25, 2025, in Seattle. (AP Photo/Ryan Sun)

**(2025年4月15日)** 近日,由于美国政府加紧实施移民驱逐政策,加拿大难民政策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一方面,美国大规模的驱逐行动可能导致大量寻求庇护者涌入加拿大;另一方面,加拿大国内对于难民接收能力和社会负担的担忧也在日益增加。

据报道,美国计划于4月24日统一失效“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委内瑞拉(CHNV)人道假释计划”所签发的许可,这意味着超过50万原本合法居住在美国的移民将面临离境的命运。此外,还有近50万海地人将在8月失去临时保护身份(TPS),大量国际学生签证也被突然取消。这些举措引发了人们对于2017年难民涌入加拿大情况重演的担忧。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的数据显示,魁北克省拉科勒(Lacolle)口岸的庇护申请人数近几个月来大幅上升。1月份为560人,2月份增至755人,3月份飙升至1356人,4月初的几天内也有数百人提出申请。这一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寻求庇护者正试图通过加拿大边境进入该国。

面对可能出现的难民潮,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有权根据《加美安全第三国协议》将寻求庇护者遣返美国。该协议规定,难民必须在首先到达的安全国家申请庇护。但同时,也有专家呼吁加拿大暂停执行该协议,认为美国的庇护体系已不再安全可靠。多伦多移民律师莫林·西尔科夫认为,美国的政策让人对美国作为可靠庇护伙伴产生了质疑。

加拿大国内对于接收难民的意见也存在分歧。魁北克省移民厅长Jean-François Roberge表示,魁北克的接收能力已达极限,并呼吁联邦政府将申请人分流至其他省份。保守党领袖博励治也表示,持访问签证入境但违法的外国人必须立即离境。

与此同时,加拿大政府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一些人权组织认为,加拿大应该为那些因美国政策而面临困境的难民提供保护。他们指出,加拿大一向以其宽容和人道主义政策著称,应该继续履行其国际义务。

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难民政策的未来走向将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加拿大国内政治的格局以及国际社会的呼声。加拿大需要在维护边境安全、履行国际义务和社会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移民顾问阿尔·帕赛表示,美国政策可能会延长过境等待时间,并增加额外检查,这对频繁跨境的旅客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www.ctvnews.ca/federal-election-2025/article/canadas-refugee-policy-could-gain-renewed-attention-amid-us-deportations/ http://dawanews.com/tt/2025/0412/75741.html https://ca.creaders.net/2025/04/11/2855646.html 此内容全部由AI机器人综合以上和网上资料生成,可能有误,请核对。
更多阅读


+8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