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ctvnews.ca Conservative Leader Pierre Poilievre speaks at an event for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at Zoomer Media in Toronto on Monday, April 21, 2025. THE CANADIAN PRESS/Laura Proctor
2025年4月22日,随着加拿大联邦大选(Canada federal election)投票日临近,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领袖博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因其高调的“反觉醒”(anti-woke)言论成为舆论焦点。然而,他始终没有明确说明“觉醒”一词的具体含义,这一做法在学界、媒体和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讨论。
据《科学》(Science)网站报道,博利耶夫承诺,如果保守党赢得本次大选,将终结所谓的“觉醒意识形态”在联邦科研资金分配中的影响。他在魁北克市(Quebec City)的一次演讲中表示,现行政策将政治正确强加于大学研究,这一承诺让不少学者感到担忧。魁北克大学教师工会主席帕斯蒂内利(Madeleine Pastinelli)指出,这是加拿大政界首次有候选人公开表示要干预科研主题选择,这可能对学术自由产生严重影响[1][4]。
近年来,“觉醒”一词源自美国非裔群体对种族不公的警惕意识,后被进步派扩展用于描述对性别、LGBTQ+群体及多元平权等社会正义问题的关注。然而,在加拿大政坛,博利耶夫等保守派人士则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分裂社会、限制言论自由的威胁,并多次在国会辩论中使用该词。据统计,从2019年至2023年间,博利耶夫在下议院提及“觉醒”的次数超过其他任何议员[2][3]。
尽管如此,无论是在竞选活动还是接受媒体采访时,当被问及如何具体定义“觉醒”,以及相关政策细节时,博利耶夫均未给出明确答复。他仅表示要消除特鲁多政府(Trudeau Liberals)强加给加拿大军队和公务员体系的“觉醒文化”,并恢复所谓战士文化。此外,他还主张取消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资金支持,以及改革大学科研经费分配机制[2][4]。
不少观察人士指出,“反觉醒”口号实际上是一种情绪动员策略,其目的是激化社会分裂、巩固传统支持者基础,并借鉴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竞选手法。一些专家担心,如果缺乏清晰政策指向,这类模糊化口号可能为极端立场提供合法性,对少数群体权益构成威胁[2][3]。
与此同时,有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加拿大保守党近年来不断强调高校言论自由与学术独立,但对于何为“觉醒”、哪些具体做法将被禁止或改革,目前仍无明确信息。这种不确定性令高校和研究团体倍感压力,他们担心未来政府可能以此为由干预学科发展方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