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全球资本市场再次见证了好莱坞的“至暗时刻”。随着中国宣布对美电影行业采取反制措施,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包括华纳兄弟探索、华特迪士尼、派拉蒙全球等多家美国知名电影公司股价集体大幅下挫。业内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对美方加征关税政策的直接回应,也是中美经贸摩擦蔓延至文化领域的重要信号。[1][2][4][7]
此次事件引发了美国媒体和从业者的强烈担忧。数据显示,美东时间16日,上述三大电影巨头市值分别蒸发32.9亿美元、156.7亿美元和2.9亿美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警告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极可能刺激通胀上升并带来持续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2][4][7]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票仓之一,对好莱坞大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例如,《阿凡达2:水之道》在中国斩获超2.45亿美元票房,《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异形:夺命舰》等近年大片在中国市场表现甚至超过北美本土。一旦失去中国市场,这些动辄数亿美元投资的超级大片将面临票房腰斩甚至亏损风险。[5][9][10]
行业人士分析,中国市场不仅是票房高地,更是国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来源。独立发行商加州映画副总裁莫妮克·怀特直言:“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资金流入,好莱坞影片预算将不得不缩减。”更有专家指出,如果欧洲、澳大利亚等地效仿中国采取限制措施,好莱坞制作模式或将被迫全面收缩。[1][10]
数据显示,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36%降至2024年的14%。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没有一部好莱坞影片突破十亿元人民币大关,而国产动画《哪吒2》12周内狂揽15.2亿元(约合2.11亿美元),成为现象级爆款。这种鲜明对比凸显出好莱坞影响力正在迅速衰退。[8]
除外部环境冲击外,好莱坞自身也陷入“创意枯竭”困局——续集、重启、IP改编占比高达八成以上,原创作品比例创新低。业内评论认为,这种保守策略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加之文化隔阂加深,美国故事越来越难以打动中国观众。[8]
与此同时,美国本土电影市场同样承压严重。据The Numbers统计,2024年美国总票房仅86亿美元,比六年前缩水近三分之一;预计2025年还将进一步降至70亿美元。而流媒体平台崛起,使得仅34%的美国成年人愿意走进影院观影,高达73%的观众已习惯通过流媒体消费内容。[3]
分析指出,中方反制措施及中美贸易摩擦,不仅让好莱坞面临眼前票房损失,更可能动摇其未来发展根基。如果美国继续坚持关税霸凌路线,好莱坞丧失的不只是当下收益,还有整个产业链条乃至软实力输出能力。“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失去中国,就是失去未来。”[3][7]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经贸关系紧张还波及旅游业等其他服务出口领域。据英国旅游经济学公司测算,仅2025年一年,美国旅游业或因游客锐减损失高达640亿美元。这一连锁反应说明,美方贸易保护主义举措最终反噬自身,不仅削弱实体经济,也危及文化与服务产业出口优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