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名在美国高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遭遇签证突然被撤销的困境,引发广泛关注。这些学生面临学业中断、甚至被强制离境的风险。然而,在这一困境中,不少留学生积极寻求法律援助,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据报道,美国国务院近期陆续撤销了数百名学生的F1签证。被撤销签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参与了校内抗议活动或亲巴勒斯坦活动,还有一些是基于此前出现过的各种违规行为,即使这些行为并未被定罪。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签证撤销行动,涵盖了88所高校,至少529名学生、教职员工与研究人员签证被吊销。
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生刘晓天(Xiaotian Liu)的经历颇具代表性。本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将其身份从学生和交流访问者数据库中删除。得知此事后,刘晓天迅速联系律师,向新罕布什尔州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在没有通知学生或学生所就读学校的前提下,直接终止国际学生在美合法记录,使其失去合法身份。
刘晓天的律师在法庭上强调,他从未有过任何犯罪行为,甚至连停车罚单都没有被处罚过。最终,新罕布什尔州地区法院批准了一项临时限制令,暂时恢复了刘晓天的合法学生身份,确保他可以正常在校就读、担任研究助理,顺利开展研究和完成博士学位。这一案例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留学生带来了希望。
此外,还有四名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顶尖学府的中国留学生,于4月11日在美国加州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政府仅凭模糊的国家安全理由终止留学生签证,要求中止其违规做法并立即恢复所有受影响学生的身份。他们的代理律师朱可亮表示,此次起诉是为了所有受影响的留学生,而不仅仅是充当原告的几位。
朱可亮律师指出,美国政府的行为违反了美国《行政程序法》及宪法修正案保障的正当程序和平等保护原则。他计划向法院申请临时禁止令,以期在短期内恢复这些学生的合法身份。
针对留学生签证被撤销的情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强烈不满,并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对中国留学生的歧视性限制措施。中方强调,中美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也为双方经济发展和科技繁荣作出了贡献。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中国留学生群体正积极采取法律行动,捍卫自身权益。同时,中国驻美使领馆也为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界人士提醒广大留学生,在美期间务必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纠纷,并密切关注签证政策变化。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权益。此外,备份好重要文件,如I-20、护照、签证申请材料等,建立移民律师、学校负责人等应急联系人,也是一大预防措施,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可及时获取帮助。
(本报道综合了多家新闻网站的信息,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客观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