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www.worldjournal.com
2025年4月18日,世界权威医学期刊《循环》(Circulation)发表了一项引人关注的新研究。该研究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教授埃马纽埃尔·斯塔玛塔奇斯(Emmanuel Stamatakis)团队主导,分析了两万多名成年人的日常活动数据,结果显示:即使没有专门进行体育锻炼,只要在生活中多做两类简单动作,也能有效促进健康、延年益寿[6]。
这两件事分别是:一、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用吸尘器清洁房间;二、多利用步行和爬楼梯等短时高强度动作,比如快步赶公交车或上下楼梯[6]。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活动,每天哪怕只有几分钟,也能大幅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研究团队通过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数据,对数万名英国成年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详细跟踪。他们佩戴先进的活动追踪器,记录下每天在家中、职场中的各种身体活动情况。分析发现,那些虽然不热衷健身,但经常“动起来”的人,比整天久坐的人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低得多,寿命也相对更长[6]。
具体而言,每天只需花不到五分钟完成如快走、爬楼梯等短时高强度动作,就能让心血管疾病或中风的发生率减少近一半。而如果每天能累计进行两个小时以上的轻度活动,如散步到打印机旁或外出买午餐,则健康效益更加明显[6]。
带领本次研究的斯塔玛塔奇斯教授指出:“许多人听到‘运动’二字就望而却步,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动起来’融入日常生活,无需专门去健身房。”他强调,这种“生活化运动”理念,为那些没有时间或兴趣参与传统锻炼的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方案[6]。
近年来,“如何不运动也能保持健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话题。本次研究不仅用大数据证实了“碎片化运动”的重要性,还为中国乃至全球广大上班族、中老年人群提供了科学依据——哪怕只是勤快地做家务、多走几步路,都有助于远离慢性病,实现健康长寿目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