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truthout.org Silhouette of person and a hand in red and blue
华盛顿特区 – 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学生和学者在美国面临着日益升级的审查和针对。这一趋势在特朗普(Trump)政府时期初见端倪,如今愈演愈烈,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据《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等多家媒体报道,尽管美国官方多次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但实际情况却与此大相径庭。许多中国学生和学者在申请签证、入境美国以及在美学习研究期间,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签证审查日益收紧
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审查就日趋严格。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等敏感领域,中国学生的签证申请面临着更为严苛的背景调查和限制。拜登(Biden)政府上台后,虽然在口头上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但并未实质性地改变这一政策,使得许多中国学生仍然面临着签证被拒的风险。
此外,一些美国议员还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提案,例如全面禁止中国公民获得赴美学生签证。虽然这些提案最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较低,但它们所释放的信号无疑加剧了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担忧。
入境盘查愈发频繁
即使持有合法有效的签证,中国学生和学者在入境美国时也可能面临无端滋扰、盘查甚至遣返。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7月以来,已有数百名中国公民在入境美国时遭到美方盘查,其中持有合法有效材料的留学生超过70人。仅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Washington Dulles Airport),2023年11月以来就发生了10起中国留学人员入境时受滋扰、盘查并被注销签证遣返的事件。
这些盘查的内容往往涉及他们的研究方向、家庭背景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可能联系。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技术领域感兴趣,就被美方怀疑有“窃取知识产权”的嫌疑,最终导致签证被取消并被遣返回国。
学术环境持续恶化
除了签证和入境方面的限制外,中国学生和学者在美国的学术环境也日趋恶化。一些美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迫于政府压力,开始限制与中国机构的合作,甚至对中国学生的学术活动进行监视和审查。这种氛围使得许多中国学生感到不安全,担心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美国政客和媒体将中国学生和学者视为潜在的“间谍”,指责他们“窃取美国技术”和“威胁国家安全”。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不仅损害了中国学生和学者的声誉,也加剧了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和偏见。
“中国行动计划”的阴影
虽然美国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已经于2022年暂停了备受争议的“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但该计划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挥之不去。许多华人学者因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而受到调查和指控,甚至被迫辞职或离开美国。这使得许多美国学者对与中国同行合作望而却步,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各方反应
针对美国对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日益收紧的政策,中国政府多次表示强烈不满,并敦促美方停止无端滋扰和歧视中国公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Mao Ning)表示,美方一向标榜所谓开放、自由,口口声声表示重视美中人文交流,欢迎中国留学生,但实际上却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留学生采取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本质上还是美方一些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一些美国学者和机构也对政府的政策表示担忧。他们认为,限制中国学生和学者的赴美留学不仅会损害美国的学术声誉和竞争力,也会破坏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未来走向
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和学者在美国所面临的挑战可能会继续存在甚至加剧。如何保障中国公民在美国的合法权益,如何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将是两国政府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学生和学者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美国的法律法规,学会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