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微观国际 2025-04-18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天文学家在距地球124光年的狮子座方向发现重要线索——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气中检测到特殊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地球上仅由微生物代谢产生。这项由剑桥大学主导的研究通过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获得数据,为人类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迄今最有力证据。尽管科学家保持谨慎态度,但这项发现无疑将重塑人类对宇宙生命存在可能性的认知。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这颗编号K2-18b的行星围绕红矮星运行,位于恒星宜居带内,表面可能被液态海洋完全覆盖。其质量是地球的8.6倍,半径是地球的2.6倍,公转周期仅33地球日。2019年科学家首次发现其大气中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此次最新数据进一步揭示出二甲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DMDS)的分子特征。这两种含硫化合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主要由海洋浮游植物等微生物产生,其浓度在K2-18b大气中比地球高出万倍以上。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研究团队负责人、剑桥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的尼库·马杜苏丹教授解释:“海洋世界”理论曾预测这类富含氢的大气行星可能产生大量硫基气体,此次观测验证了该预测。通过分析行星凌日时恒星光谱的变化,韦伯望远镜的中红外仪器(MIRI)捕捉到明确的光谱信号。为排除误差,团队先后使用近红外与中红外设备进行交叉验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目前发现的化学信号统计显著性达到3σ级别,意味着存在0.3%的偶然概率。要确认为科学发现,需达到5σ标准(误差概率低于0.00006%)。团队计划申请16-24小时额外观测时间,同时开展实验室模拟,验证这些化合物能否通过非生物途径生成。美国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曼斯·霍姆伯格博士强调,所有分析流程均通过严格验证,数据一致性令人振奋。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这颗行星独特的物理条件引发诸多猜想。其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但潮汐锁定状态使得行星一面永远白昼,另一面永恒黑夜。科学家推测,若存在生命,可能集中在晨昏线附近的液态海洋区域。伦敦大学学院天体生物学家认为,硫代谢生物或能在这种高压富氢环境中演化,但现有数据尚不能排除未知地质活动的可能。

人类不孤独?科学家在外星捕捉到关键生物信号

这项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的发现,与近期火星有机分子、脉冲星信号等里程碑事件共同构成人类探寻地外生命的重要拼图。正如马杜苏丹教授所言:“数十年后回望,此刻或许是人类触碰到宇宙生命奥秘的转折点。”随着韦伯望远镜后续观测展开,关于“人类是否孤独”的终极命题或将迎来突破性解答。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info.51.ca/articles/1417514?wyacs=info-article-list
更多阅读


+7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