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头条

    让本地生活更美好

打开APP

川普软硬兼施 中南海又惊又怕

川普软硬兼施 中南海又惊又怕 美国头条 2025-04-26

杨威评论文章:美中关税战持续之际,双方是否开始谈判又产生了截然相反的说法。川普团队不断谈论与中方的接触,一面对中共施压,一面也尽量安抚市场。中共再次坚称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中南海自行入瓮后,眼看双方的接触被白宫一再公开,很快又抓狂了。

川普团队合力稳定市场

川普宣布对大多数国家的对等关税暂缓后,市场很快做出了积极反应,但美中之间互征关税过高,经济界始终难以消除担忧。随着大量贸易订单被取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未来几个月全球经济产出将放缓。

川普则表示乐观。4月22日,他称美方与中方的接触“进展顺利”,因为“每个人都想参与”美国市场;并认为北京最终将被迫达成某种协议,以降低巨额关税。川普也淡化了可能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说法,这都给美国股市带来了利好消息。

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透露,“没有人认为目前的(关税水平的)现状是可持续的。”他相信经济大国之间缓和前景“应该会让世界和市场松一口气”,并预计美中关税战“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降温”。

贝森特紧密配合川普安抚市场。不过,他也表示希望中国经济实现“重大而美好的再平衡”,即更多地依赖消费,美国经济则更多地依赖制造业。

当天,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透露,总统表示,美中在“达成一项潜在的贸易协议方面进展顺利”。她同时还表示,美国已收到来自其它国家的18份经贸谈判提案。

川普团队尽量在消除市场的担忧,但同时向中共继续施压。

川普软硬兼施 中南海又惊又怕

2025年4月24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向媒体挥手致意。(Travis Gillmore/英文大纪元)

4月22日,川普还提到,“最终,他们(中方)必须达成协议,……我们希望他们参与进来,但他们必须这样做,其它国家也必须达成协议。如果他们(中方)不达成协议,我们将负责制定协议。”

川普还说,若美中达成协议,关税会大幅下降,但不会降到零;“如果达不成协议,我们会自己设定,我们只会设定一个数字(关税税率)。”

白宫对中南海软硬兼施

4月23日,有记者询问美国多快会降低对中国商品关税问题,川普说:“这取决于他们(北京)……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欺骗过我们,朋友和敌人。我们不会再这样容忍了。”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旁表示,目前已经和90个国家就关税问题交谈过。川普接话说:“90个。他们都想达成协议。我们会达成协议,但这些协议必须是公平的,不会是欺骗性的协议。”

美国正和各国谈判,中共被撂在了一边。中南海指望白宫先退让,至少能挣回一点面子。然而,川普却说,“(对华关税)没有降低。还是145%的关税……这基本上意味着美中不会做生意,因为这个数字实在太高了。”

他接着又说,“希望他们(中方)能来这里,如果他们不来,也没关系。”

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当天表示,“我要明确指出,我们不会单方面降低对华关税。”

川普团队的明确表态,对中共来说真是两难的选择,但眼看各国都在与美国谈判,中共若一味干耗,到最后更加不利。

白宫对中南海敞开了谈判的一扇门,但需要看到中共的真正让步。川普团队中被视为“鸽派”的财政部长贝森特认为,在贸易谈判能够推进之前,美中都需要降低现有的高额关税,但他同时也强调,川普总统不会单方面削减对华关税。

川普团队敦促中共先取消关税报复,算是双方真正开启谈判的一个条件。贝森特还说,美中贸易的全面再平衡过程需要2至3年的时间。

川普团队做了充分准备,既要坚持彻底解决美中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又要尽量减少可能的经济影响。白宫团队关于美中贸易谈判的一系列表态,充分反映了这些意图,但中南海对此却做出了匪夷所思的反应。

中共又一次的另类反应

4月24日的中共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美中贸易谈判的问题,发言人郭嘉昆称,“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还有记者询问,中共财政部长蓝佛安和央行行长潘功胜正在华盛顿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他们是否可能与美方会晤。郭嘉昆却让记者向“主管部门”了解。

中共外交部并非经贸谈判的“主管部门”,却越俎代庖地坚称“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但被问到中共官员在美国的具体行程时,又把球踢给了“主管部门”。外交部应该并不知道相关细节,但恐怕得到了中南海的直接指令,硬要否定白宫关于美中在接触的说法。

4月24日,新华社马上发出报道《外交部:中美没有就关税问题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同日,新华社还报道《商务部: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美中开启贸易谈判,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坏事,中共为何要极力否认呢?

中共为何刻意否认“磋商或谈判”?

按理说,中共本可以搞一个虚假宣传,称美国被迫先让步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者可以给中南海的愚蠢做法解套,甚至可以宣称为对美“斗争”的一场胜利,中共高层也就能找一个台阶可下。假如中南海不托底,也可含糊其辞,没有必要直接否认。然而,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却非要称其为“假消息”;中共商务部则称“捕风捉影,没有事实依据”。

中南海有台阶却不下,故意摆出了和白宫对着干的姿态,其背后荒唐的逻辑大概有四。

一、中共原本希望关税战多少也能伤害美国。川普是民选总统,中共硬打关税战,意图伤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再令美国股市受挫,就可能迫使川普不得不降低关税。虽然中国企业和老百姓的损失要大得多,但中共独裁政权却不在乎。眼看川普团队有效安抚了市场,中共十分气恼,故意否认双方的接触,企图打破白宫稳市场的努力。

二、中共故意展示不会先让步。白宫设定了双方谈判的条件之一,就是中共要先取消报复性关税。但中共高层为了挽回一点面子,不惜中国企业和老百姓遭受严重损失,非要美国先调降关税,中南海才会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下的台阶。

三、中共摆出与美国强硬对抗的姿态,也故意给其它国家看。4月14日,中共党魁出访越南。中共党媒放言,如果谁拿着中共“去给美国当投名状”,就“绝不答应”。随后,中共还威胁与美国谈判的国家,不得损害中共的利益。

4月21日,美国宣布将对自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与模组课征高额关税,税率最高可达3,521%,以防堵中国企业透过东南亚“洗产地”。越南、新加坡、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已经先后宣布计划防止中国产品“洗产地”。4月21日,印度宣布了对钢铁进口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以阻止中共倾销。

中共极度担心被各国一起联合抵制,对美国摆出强硬姿态,也试图吓唬其它国家,暗示也会用此类态度对待其它国家。

四、北京要尽可能拖住莫斯科。俄乌停火谈判正面临一个关口,白宫提出了离场的选项,以迫使莫斯科让步。美中贸易谈判也是川普施压莫斯科的一种方法,暗示可以放弃莫斯科,转而与北京谈判。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首度公开表示,愿意与乌克兰展开直接谈判,寻求结束俄乌战争的和平解决方案。

中共此时偏要称美中并未谈判,应该试图告知莫斯科,不会把俄罗斯当作“投名状”献给美国。中共希望莫斯科尽量拖延停火,最好是各方谈崩,战争继续,中共还能浑水摸鱼。

川普软硬兼施 中南海又惊又怕

2025年4月12日,深圳港口附近的一个交通警示标志。(Cheng Xin/Getty Images)

中南海既惊又怕

4月25日的中共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郭嘉昆再次坚称,“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同时,他也继续称,“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中南海应该知道,芬太尼是美中谈判绕不过的话题,也是中共继续伤害美国的手段之一。中共不愿意真正解决芬太尼问题,而是指望毒品能进一步伤害美国,以此发泄对美国的愤恨。

4月25日,中共政治局会议承认“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但解决办法仍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还有“适时降准降息”和“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所谓“稳经济”的老生常谈。据悉,中共正暗自取消从美国进口的芯片等关税,但又不能公开承认。

中南海并没有什么招数应对美中贸易战,但偏要一意孤行。政治局会议还称,“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

中共公开承认关税战导致外贸企业难以为继、老百姓失业,却不顾国家和人民利益,非要和美国打关税战,不仅因为对美国的恨,还有对美国的怕。

4月22日的中共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美国政府认为新冠病毒(中共病毒)是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中共发言人立刻向美国甩锅,称“在媒体上看到了很多有关病毒源头在全球多点、多国发现线索的报道,特别是美国”,还要求美方要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4月23日,新华社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坚决反对美国白宫网站翻炒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照搬了上述说法。

中共生怕美国联合各国展开疫情追责,那样对中共来说后果不堪设想,这恐怕是中南海非要和白宫对着干的另一个潜在原因。中共若在关税战上过早输阵,下一步恐怕就更难收拾了。中南海又惊又怕,政治局会议重提“斗争”,更像是抓狂后的无奈之举。

特别声明:本文及配图均为用户上传或者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平台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平台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平台处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来源: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5/04/26/2861422.html
更多阅读


+6
Like
Share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