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央视网17日报道:近期中美贸易战,给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企业拼经济,生产线马力全开,赶订单、搭平台,内需市场大有可为。
山东淄博一家医疗防护品企业仍在加班加点赶出口订单。 企业负责人付云指出,工厂订单满负荷生产。 工厂产能大约是每个月70万货柜左右,70亿只。 订单已排到了5月中下旬。 企业产品发货主要集中在欧洲、日本和东南亚。
企业海外营销中心辛艳玲说,他们积极开发欧盟、亚洲、南美以及广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在内大客户。
企业负责人刘文静指出,之前他们所有业务都是医用手套,逾90%是出口,其中逾70%是美国市场。 2018年开始大力降低美国市场比重,开拓欧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做自主品牌、新产品研发,成果显著。 目前,除了医用防护产品,还能生产心脏支架、微创外科手术用器材等产品。
企业防护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大广说,中国化工产业供应链非常完备,让单一国家贸易政策很难造成结构性影响。 特别是手套行业,产品主要两个:一是丁腈手套,一是PVC手套,这两个产业链中国最大,可以供应链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 眼下企业对美出口已降到了三成以下。
此外,这几天,2025嘉兴块状产业博览会正在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布哈拉举行。 博览会展品涉及紧固件、汽车零配件、服装、箱包等嘉兴优势产业。 嘉兴一家建材企业与布哈拉州政府签下30万美元订单。
近期,嘉兴已接连举办3场境外自办展,推动“产品出海”向“产业带出海”转型。 2025年嘉兴计划组织5000家以上企业,组200多团出境参展拓市。
一面助力企业走出去办展,另一面是用好国内展会平台。 近日江西赣州举办纺织服装国际直采会,收获5万件欧洲和中东客户订单。
江西省于都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宗辉说,他们优化服务,把展会所有费用都承担下来,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
报道称,2025年以来,中国提振消费多项政策也为外贸企业转向国内市场提供巨大空间。
深圳一家塑料薄膜企业负责人说,美国提高关税后,多个客户取消订单,已经出货的货柜也在协调转港或退回。 关键时刻,国内多家电商平台和零售企业宣布对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扶持计划。
企业品牌运营总监胡郁梦指出,京东出口转内销项目采销经理用快速响应机制,沟通库存产品解决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让产品快速入驻京东专区,给企业带来很大信心。
而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加力扩围,外贸企业也看到更多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