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旬,美国大范围突然取消国际学生签证,引发全球舆论震动。根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全美已有超过1000名国际学生和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取消签证,其中中国留学生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之一[2][5][7]。
事件导火索是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和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以模糊的国家安全理由,大规模终止了在读及刚毕业国际学生的SEVIS(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Information System,学生与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身份。这一举措未提前通知相关高校或当事人,也未给予听证或申诉机会[3][5][8]。
在此背景下,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和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四名中国留学生决定“硬刚”美国政府,于4月11日向加州北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3][5][8]。原告包括陈卓尔(Zhuoer Chen)、俞梦城(Mengcheng Yu)、欧阳嘉荣(Jiarong Ouyang)和郭歌西(Gexi Guo),他们均为学业优异、无犯罪记录的高材生[3]。
据原告律师朱可亮介绍,这些被吊销签证的中国留学生,有人即将毕业,有人已获得硕士学位,但因突如其来的身份终止,不仅面临学业中断,还可能遭遇拘捕、遣返等风险。他们在起诉书中指出,美方并未提供任何有效通知、听证或确凿证据,仅凭“国家安全”这一模糊理由剥夺合法权益,严重违反了《行政程序法》(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Act)、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和平等保护条款[3][5][8]。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波签证撤销行动波及范围极广。据统计,目前已知有188所高校、965名国际生受到影响,而实际数字可能更高。有些被吊销签证的仅因曾收到交通罚单、警察传票甚至无任何不良记录;部分高校直到事后查询SEVIS系统才发现本校有学生失去合法身份[2][5][7]。
律师团队认为,此次行动带有明显种族歧视色彩。“我们了解到的案例绝大多数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朱可亮表示,“这不是个案,而是成百上千例。”他还透露,在短短几天内,就收到了36份来自全美30所高校国际生的书面证词,其中31份为中国大陆籍[8][10]。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国教育部于4月9日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赴美学子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意识,并密切关注形势变化[4][6]。不少家长和准留学生也对“护照不好使了”的担忧情绪蔓延——赴美深造是否还值得?未来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取消签证的人?
除四名中国留学生外,目前已有至少133名来自五个国家的国际生联合对美国政府提起联邦诉讼,并申请临时禁止令,希望法院阻止美方继续撤销签证并恢复相关人员合法身份[2][9]。多地法院已紧急发布禁令,暂缓移民部门对部分失去身份者采取强制措施。一些移民律师批评称,美国当前政策受仇外思想驱动,将严重削弱其高等教育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10]。
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则坚称,此举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对涉嫌参与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或有“潜在威胁”的外国人采取强硬措施。但大量事实显示,被波及者多数与政治活动无关,仅因小过失甚至毫无缘由便遭遇严厉打击,引发广泛质疑与恐慌[2][10]。
目前,该案已进入司法程序阶段,多方密切关注后续发展。如果法院最终支持原告,将为所有受影响国际生争取到宝贵法律救济;若判决不利,则意味着更多优秀人才将被迫离开美国,也让“护照不好使了”的担忧成为现实。[7][8]